□通訊員 陳志強
截至8月13日中午,經過18座水閘晝夜緊急排澇,上海浦東新區河道水位降至2.7米正常范圍。在暴雨情況下,浦東18座為何水閘排澇能如此快速有效,確保100毫米降雨農田不受淹?科學應對、預降水位措施到位功不可沒。
受今年第14號臺風“摩羯”影響,12日浦東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中南部地區雨量較大。
為此,水閘署調度沿江沿海18座水閘全力乘潮排水,共排水10閘次40小時1196萬立方米。到13日中午,內河水位已恢復至2.7米正常水平。
7月下旬以來,繼臺風“安比”和“云雀”后,第3個臺風“摩羯”于8月11-12日影響申城。浦東新區水閘管理署切實貫徹上級要求,及時啟動防臺風預案,落實防范措施,科學精準落實好各項防汛防臺措施,盡最大努力減輕臺風“摩羯”可能帶來的損失和影響。
8月11日22時,氣象部門發布臺風藍色預警信號,市、區防汛指揮部啟動四級應急響應。根據區防汛指揮中心的指令,11日至12日早上,水閘署調度18座水閘實施預降水位措施,內河水位預降到2.40米左右,騰出了河道庫容,做好了迎戰暴雨的準備。同時,聯合海事、漁政等部門,組織引導沿海的427艘漁船全部進港避風,667名漁民全部上岸避風,防止發生意外事故。
此次臺風“摩羯”來襲時正值今年汛期第6次天文大潮汛,面臨臺風、暴雨、天文大潮“三碰頭”的嚴峻局面。沿海的潮位達5米以上,最高的蘆潮港水閘測站達5.25米。水閘署高度重視,嚴密防范,加強對一線水閘、防汛墻的檢查巡視,及時關閉各類擋潮閘門,堅決杜絕發生潮水倒灌等人為責任事故,全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城市運行安全。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作者: 陳志強
見習編輯:鄧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