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1號文件決定 加快完善國家支持農業節水政策體系
in 行業新聞 by 柯橋水務
●把農業節水作為方向性、戰略性大事來抓,加快完善國家支持農業節水政策體系
●扶持培育農田灌排等經營性服務組織
●實施第三次全國水資源調查評價
●擴大華北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范圍
●推進山水林田湖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加快構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抓緊修復水毀災損農業設施和水利工程,加強水利薄弱環節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設
●選擇適宜模式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開展農村地區枯井、河塘、飲用水等方面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支持社會資本以特許經營、參股控股等方式參與農林水利等項目建設運營
●加快水權水市場建設,推進水資源使用權確權和進場交易
●全面推行河長制,確保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立省市縣鄉四級河長體系
●擴大水資源稅改革試點
本報訊 (政務報道組)2月5日,進入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4份中央1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針對農產品供求結構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資源環境壓力大、農民收入持續增長乏力等嚴峻挑戰,《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快構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加快水權水市場建設、全面推行河長制等改革措施,并突出強調要把農業節水作為方向性、戰略性大事來抓,加快完善國家支持農業節水政策體系,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意見》要求優化產品產業結構,著力推進農業提質增效。在“發展規模高效養殖業”中提出,合理確定湖泊水庫等內陸水域養殖規模,推動水產養殖減量增效。完善江河湖海限捕、禁捕時限和區域,率先在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實現全面禁捕。科學有序開發灘涂資源。在“積極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中提出,總結推廣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經驗,扶持培育農機作業、農田灌排、統防統治、烘干倉儲等經營性服務組織。
《意見》要求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在“大規模實施農業節水工程”方面強調,把農業節水作為方向性、戰略性大事來抓,加快完善國家支持農業節水政策體系。加大大中型灌排骨干工程節水改造與建設力度,同步完善田間節水設施,建設現代化灌區。大力實施區域規模化高效節水灌溉行動,集中建成一批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穩步推進牧區高效節水灌溉飼草料地建設,嚴格限制生態脆弱地區抽取地下水灌溉人工草場。建立健全農業節水技術產品標準體系。加快開發種類齊全、系列配套、性能可靠的節水灌溉技術和產品,大力普及噴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加大水肥一體化等農藝節水推廣力度。全面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加快建立合理水價形成機制和節水激勵機制。全面推行用水定額管理,開展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考核。實施第三次全國水資源調查評價。在“集中治理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方面,實施耕地、草原、河湖休養生息規劃。加大東北黑土地保護支持力度。擴大華北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范圍。實施濕地保護修復工程。在“加強重大生態工程建設”中,要推進山水林田湖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加快構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啟動長江經濟帶重大生態修復工程,把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落到實處。加強重點區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和水生態修復治理,繼續開展江河湖庫水系連通工程建設。
《意見》要求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夯實農村共享發展基礎。在“持續加強農田基本建設”部分,要求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建設質量。引導金融機構對高標準農田建設提供信貸支持。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抓緊修復水毀災損農業設施和水利工程,加強水利薄弱環節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設。因地制宜推進平原地區農村機井油改電。在“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中提出,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行動,促進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選擇適宜模式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大力度支持農村環境集中連片綜合治理和改廁。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和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開展農村地區枯井、河塘、飲用水、自建房、客運和校車等方面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支持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在“扎實推進脫貧攻堅”方面強調,進一步推進精準扶貧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確保2017年再脫貧1000萬人以上。深入推進重大扶貧工程,強化脫貧攻堅支撐保障體系,統籌安排使用扶貧資源,注重提高脫貧質量,激發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積極性主動性,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
《意見》要求加大農村改革力度,激活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動力。在“完善農業補貼制度”上,要健全林業補貼政策,擴大濕地生態效益補償實施范圍。在“改革財政支農投入機制”方面,要拓寬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渠道,支持社會資本以特許經營、參股控股等方式參與農林水利、農墾等項目建設運營。對各級財政支持的各類小型項目,優先安排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合作組織等作為建設管護主體,強化農民參與和全程監督。在“加快農村金融創新”中,要加快農村各類資源資產權屬認定,推動部門確權信息與銀行業金融機構聯網共享。在“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部分提出,加快水權水市場建設,推進水資源使用權確權和進場交易。加快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建設。在“統籌推進農村各項改革”上,要全面推行河長制,確保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立省市縣鄉四級河長體系。擴大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加強對農村各類改革試點試驗的指導督查,及時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經驗,推動相關政策出臺和法律法規修改,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法治保障。
來源:中國水利報
責任編輯:段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