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長治 大河常清
in 行業新聞 by 柯橋水務
——山東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的泰安答卷
□記者 趙新 通訊員 焦健
泰安,因泰山得名,穩重剛毅;又河流櫛密,溫婉靈動。全市境內共有河流482條,水庫687座,塘壩3479座。波光粼粼的流水,就像血液,滋潤著泰城的每個角落,儲存著甘甜。
泰安,又是一座缺水的城市,降水有著明顯季節性,汛期占全年降水量的80%,且由于泰山及周邊山區山高坡陡,汛期留不住雨洪水,大量地表水“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這些年,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水短缺、水污染、水焦慮、水災害等問題愈加突出,解決水的問題是整個城市發展的應有之義。
2017年,古老的山水名城迎來新的發展良機。借助國家大力推行河長制的東風,泰安市秉持依法治河治湖理念,不斷探索河湖管護新方法、新模式,全力推進河長制、湖長制,努力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態安全屏障,澎湃出城市發展、民生幸福的不竭動力。
“黨委+政府”高位推動
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河長制湖長制工作作出重大部署以來,泰安市各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和分管負責同志親自掛帥、高位推動,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形成合力,形成了黨政領導牽頭抓總,有關各方協調聯動的工作局面,強力高效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市、縣、鄉均以黨委、政府名義出臺河長制工作方案,明確黨政主要領導擔任總河長、黨政班子成員擔任副總河長和同級河長。全面建立市、縣、鄉、村四級河長組織體系,全市482條河流共2912名河長上崗履職,實現河流河長全覆蓋。
2018年4月16日,泰安市簽發第1號總河長令,就全面開展河長巡河行動等9項重點工作作出部署;6月5日全市總河長會議暨河長制湖長制現場推進會議召開;6月7日印發《泰安市總河長令 泰安市河長令實施辦法》,為全省首創,高位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工作。
2018年1月,湖長制工作在全國范圍內啟動。泰安市充分借鑒河長制工作取得的有益經驗,將湖泊、水庫、濕地、坑塘一并納入湖長制實施范圍,編制完成《泰安市在湖泊實施湖長制實施方案》,將河長制湖長制責任體系進一步向縱深推進,河湖管理保護范圍進一步擴大延伸,并統籌抓好河長制與湖長制的有效銜接,確保市、縣、鄉、村四級河湖“雙制”一盤棋工作格局于今年9月底前全面實現。
“治標+治本”夯實基礎
2017年8月份起,泰安市依托河長制組織體系,集中開展了“清河行動”, 以進一步加強對水域污染源的治理力度,打擊非法采砂、河道違建等“八亂”問題。截至當年年底,累計排查出1641處違法建筑和違法活動,并全面完成清理任務。
泮汶河匯集泰山西麓諸水,流經泰山景區、岱岳區、泰山區、泰安高新區的7個街道,是泰安最大的城區河道,水質好壞與周邊群眾生活息息相關。 “清河行動”中,各級河長帶頭巡查,共排查出垃圾堆放、違章建筑、畜禽養殖等違規違法問題15處,通過各部門協同推進,這些問題得以全面解決,河道水質明顯改善,為泰城輸送出了更加新鮮的“血液”。
“自河長制湖長制實施以來,我市堅持綜合施策、標本兼治,第一時間出臺了河長會議、部門聯動、信息報送等9項制度辦法,并首創 ‘河長巡查制度’,對各級河長巡河履職做了明確規定,原則上要求市級河長每季度巡河不少于1次,縣級河長每月巡河不少于1次,鄉級河長每旬巡河不少于1次,村級河長每周巡河不少于1次。”河長制辦公室業務負責人程傳民表示。“此外,河道日常保潔制度的落實,也讓河湖面貌大為改觀,即保證了行洪安全,又改善了生態環境。”
針對部分地區歷史遺留問題復雜、河道未劃界確權、管理和保護范圍不明確等問題,泰安市把科學劃定河湖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編制岸線利用管理規劃作為河湖管理保護的基礎性、先導性工作來抓,組織完成了全市河湖名錄、 “一河一策”、河湖岸線利用管理規劃、河湖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劃定方案等規劃方案編制工作,為河長制工作開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多元+創新”科學管護
堅持創新才能永葆活力。泰安市立足市情縣情,不斷創新河湖管護模式,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實行政府購買服務,推動實現河湖管理保護的專業化、市場化、社會化新模式。創新實行 “河道警長制”,設立市、縣、鄉三級河道警長378名,實現了全市鄉鎮以上222個重點河湖、369個河段河道警長全覆蓋。公安部門成立領導小組,推動建立公安機關與水利、環保等部門的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和聯合執法、聯動聯勤等協作機制,著力提升河湖保護多元共治。
泰安肥城結合城鄉環衛一體化,積極引入市場機制,采用“政府+公司”模式,委托專業環衛公司對轄區內河道進行管護,建立了長效機制。同時,對問題嚴重的河道進行規劃治理,治理后統一栽植景觀苗木,收入歸村集體所有,主要用于河道治理和管護,走出了一條“政府引導、企業投入、市場運作、社會共治、以河養河”的新路子,山東省河長制辦公室對肥城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在山東省推廣。
“以往,河道管理人員負責管理及維護,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不但權責混淆,而且力量不足,開展環境保潔托管業務后,河段管護責任落實到人,河道周邊垃圾定時清運、水面定期保潔,實現了管理維護精細化。”肥城市河長辦業務負責人介紹。
泰安寧陽作為山東省率先開展PPP試點的縣之一,運用PPP模式籌集河道治理資金,概算投資30.08億元,實施洸河生態建設工程,總治理長度7.2公里。工程按照“市場運作、分期建設、以河養河”的經營理念,規劃建設洸河生態濕地觀光帶、配套景觀小品、親水平臺等,并通過土地出讓、商業設施租賃、廣告收入等獲取收益,帶動周邊7平方公里土地升值,有力促進縣城西部開發建設。
“考生+考官”強化督導
泰安市堅持把科學有效的督查督辦作為推動河長制湖長制重點工作的重要手段,調動各方督導監督力量,確保工作任務責任壓實、強力推進。一方面以“考生”身份,精心迎接上級考核,4月接受了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組織的2018年度第一次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督導檢查,得到上級領導廣泛好評。
一方面以“考官”身份,嚴肅開展對下考核。泰安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會同有關部門多次組織河長制工作專項督導,推動各項工作穩步高效開展;各級河長制辦公室,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開展經常性督促檢查。2018年5月份,泰安市河長制辦公室組織有關成員單位,按照《泰安市河長制湖長制工作2018年市級考核實施細則》,對各縣市區2017年河長制工作情況進行考核,通過定性評估與定量評價相結合,自查與抽查相結合,日常考核與年終考核相結合的方式,發現問題,立即整改,以嚴格的考核問責倒逼責任落實,任務落實。
“做好新時期河湖管理保護工作,我們水利人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將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著力推進河長制、湖長制落地實施,切實做好治水興水這篇大文章,不斷提高水資源保障能力,讓山更綠、水更清,努力建設秀美河湖生態泰安。”泰安市水利和漁業局黨委書記、局長王騫說。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作者: 趙新 焦健
責任編輯:李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