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藍天越來越多 水質越來越清 生態越來越美
in 行業新聞 by admin
《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藍天越來越多 水質越來越清 生態越來越美 發布日期:2020-06-03 來源:中國環境 生態環境部于2日上午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正式向社會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布了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狀況。
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環境空氣PM2.5濃度為36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全國1940個國考地表水斷面中,Ⅰ~Ⅲ類比例為74.9%,同比上升3.9個百分點;劣Ⅴ類比例為3.4%,同比下降3.3個百分點。
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說,從2019年的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來看,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總體改善。用三個“越來越”概括表述:一是藍天越來越多。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環境空氣PM2.5年均濃度持續下降,“十三五”以來累計下降21.7%,重污染天數由平均10天下降到6天,減少了40% ,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由36天下降到20天,減少了約45%,北京由43天下降到4天,減少了約90%。全國優良天數比例總體上升,2019年達82%。二是水質越來越清。“十三五”以來全國地表水優良水體逐年增加、重度污染水體逐年減少,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累計上升8.9個百分點,劣Ⅴ類比例下降6.3個百分點,已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標任務;全國地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穩定保持在90%以上;全國海水水質穩中向好,近岸海域優良水體比例累計提高6.1個百分點,劣四類水體比例累計下降6.6個百分點。三是生態越來越美。全國生態狀況指數呈上升趨勢,生態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縣域由2012年的452個增加到2019年的817個,其中12.5%的縣域生態環境質量同比好轉。
柏仇勇指出,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但改善程度距離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距離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還有較大差距,生態環境保護仍然面臨著嚴峻形勢:2019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36微克/立方米,距離國家二級標準還差1微克/立方米;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PM2.5平均濃度都為國家二級標準的1.6倍左右,區域空氣重污染過程時有發生;全國仍有65個國考斷面水質為劣Ⅴ類,黃河、淮河、遼河、海河和松花江流域水質總體仍為輕度污染;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72個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標情況;地下水水質總體上并不樂觀;全國近岸海域仍有13個海灣春、夏、秋三期監測均出現劣四類水質,仍有8個入海河流斷面水質為劣Ⅴ類;中西部地區自然生態比較脆弱。
“生態環境監測任務艱巨而繁重,我們將用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踐行‘頂梁柱’和‘生命線’的神圣職責,以實際行動支撐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柏仇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