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邊境
吉林松花江干流堤防治理工程建設現場,車馬聲喧,干勁朝天。吉林省水利工程施工打破常規,從今年正月初八便全面復工,馬不停蹄,一直到現在。
“十三五”規劃中,吉林松原大型灌區工程、吉林中部引松供水和西部河湖連通重大引調水工程赫然在列,吉林省松花江治理、嫩江治理、月亮泡蓄滯洪區建設也在其中,還包括加強松花江、嫩江干流防洪蓄滯洪區安全建設。這些重大水利項目是省委、省政府決定今年啟動的松花江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標志著吉林奏響新一輪振興發展的水利強音。
抓住機遇 突破歷史
年初以來,吉林水利建設大戲連臺,預計全年水利投入將達165億元。這承接了去年以來水利建設的迅猛勢頭。
2015年,是吉林水利發展進程中很不平凡、非同尋常的一年,是水利工作面臨復雜環境和嚴峻挑戰的一年,更是多年來吉林水利建設要求最高、任務最重、時間最緊、壓力最大的一年。同時,也是吉林水利建設史上成果最豐碩的一年。
回望2015,國家在穩增長大局中,把水利作為加大投入的重點領域之一,要求重大水利工程當年投資當年完成90%;面上水利工程當年投資當年完成80%。面對肩負的重大責任,吉林水利人克難攻堅,艱苦努力,成績斐然——
完成投資實現新突破:完成全口徑水利投資161.8億元,創歷史最高水平,比上年增長57.7%,比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高45個百分點。
執行中央投資計劃實現新突破:全省納入國家考核的中央投資計劃綜合完成率達到97.91%,其中重大水利工程投資完成率102.37%,其他面上工程投資完成率88.8%,綜合完成率和重大水利工程完成率分別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個和4個多百分點。在2015年中央投資計劃執行年度考核中,吉林水利建設考核結果為優秀。
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實現新突破:大力推進中部城市引松供水、西部地區河湖連通等15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新開工松原灌區、松花江干流治理、嫩江干流治理、月亮泡蓄滯洪區4項工程,共完成投資91.95億元,比年初計劃增加3.45億元。
水利重點改革實現新突破:公益性占主體的水利工程建設,2015年面向社會融資邁出較大步伐,共落實貸款及企業資本18億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多;樺甸市萬兩河水利樞紐工程開展了PPP模式試點;吉林省節水灌溉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全省水利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農業水價、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體制、基層水利服務體系改革穩步推進。
超常規的收獲源自超常規的努力。2015年,吉林省力促資金早下達、早到位,總量上,2015年上半年比上年同期增幅達165%;時間上,比歷年提前2至3個月。同時,狠抓工程前期設計審批。松花江干流、嫩江干流治理工程,甚至史無前例地進行了冬季施工。承擔重大水利項目設計的吉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開展“百日會戰”行動。
各部門協調力度持續加大,不斷建立和完善有效溝通協調機制。省發改委、財政廳、國土廳、環保廳、林業廳等部門大力支持資金下達、土地林地征用、環境評價等工作,開通“綠色通道”,形成強大合力。
精心謀劃 穩步推進
“吉林省要爭當現代農業建設排頭兵,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吉林省的殷切期望。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水利現代化是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保障。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省水利廳迅速組織編制規劃,對未來5年以至15年全省水利發展進行總體謀劃。
這是松遼流域有史以來首次進行全省范圍的水利現代化規劃;這是繼江蘇、北京之后,全國第三個納入國家層面批復的省一級水利現代化規劃,其中浸透了吉林水利人的汗水與心血。
“十三五”期間,全省水利將建設6大類12 354個項目,總投資達981億元,較“十二五”總投資616億元增長59.3%。
吉林省水利部門著眼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需要,突出松花江流域綜合治理、科學謀劃。多次赴北京邀請水利知名專家開展咨詢論證;到水利部、松遼委就重點工程規劃確認進行溝通協調;聘請水規總院領導為咨詢專家,對重大水利項目謀劃進行具體指導。
最終,中部城市引松供水二期、城鎮化供水保障、東水中引西調、農田節水改造配套提升、重點澇區治理、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黑土地保護和水土流失治理、洮兒河沖積扇地下水庫、松花江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等9項重大水利工程順利推進,總投資約1 350億元。
白山松水千帆競,眾志成城謀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的發展思路明確又清晰。要充分體現水資源消耗嚴格控制,以水定城、以水定產、系統綜合治理的新要求,解決防洪工程標準偏低與安全保障要求高,水資源總量不足和用水需求日益增長,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和需水常態持續均衡,水資源保護與開發的矛盾。要重點突出水利現代化、節水型社會建設、防汛抗旱、水資源優化配置、水生態文明建設、改革創新等“六個主體內容”。
規劃已制定、項目已謀劃、思路已明確,水利建設的全新畫卷已徐徐展開。
改善生態 惠及民生
“河湖連通水豐沛,鶴飛羊歡生態歸。花鮮荷青沃野風,西部美景令人醉。”這是省委書記巴音朝魯因河湖連通效益顯現有感而發的詩句。詩情飛揚,寄托著吉林西部“水至綠來、一通百通”的瑰麗夢想。省長蔣超良要求,把河湖連通工程作為西部生態經濟區建設、修復生態環境的重要抓手,大力推進實施。
河湖連通試點工程自2013年實施以來,累計為區域內湖泊引蓄洪水近17億立方米,恢復濕地面積約1 300平方公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補水后,向海濕地日漸水草豐茂,多年不見的東方白鸛、白頭鶴等珍稀物種重回向海濕地,小天鵝一下來了600多只。
成果初顯,任重道遠。全省水利系統緊緊圍繞河湖連通工程重點工程建設,上下協力推進試點工程開展。截至目前,累計完成綜合工程量319.14萬立方米,完成渠道連通133.3公里,連通了波羅湖、小西米、二龍葦場等35個湖泡工程。在前期工作開展和關鍵節點工程建設兩方面共計完成投資4.01億元,實現了新增5.1億立方米蓄排水能力,圓滿完成了省政府確定的目標任務。
松原灌區項目,在去年完成建設投資11.7億元的基礎上,今年建設投資任務14億元。這個總投資63.43億元的項目,設計灌溉面積中新增灌溉面積85.37萬畝。工程建成后,可充分發揮哈達山水利樞紐工程的綜合利用效益,大幅度改造吉林西部鹽堿荒地和中低產田,促進區域生態環境改善。
從2005年開始的吉林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到2015年年底,全省累計完成投資72.43億元,解決全省1 018.1萬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至此吉林列入全國規劃內的農村飲水安全目標任務全部完成。今年,省政府將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列入全省民生實事之一,鞏固提升100萬農村居民飲水問題,重點建設239個貧困村集中式供水工程,進一步提高自來水普及率。
建設勛業催人進,振興宏圖當有為。吉林水利人將舉全員之力,聚全體之智,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完成水利建設任務,為吉林新一輪振興發展再立新功。
來源:中國水利報
作者: 邊境
責任編輯:段玲玲